三不五時的會陷入一種obsessed的狀態
應該是對很多事情都有點興趣卻又了解不深造成的吧
大學時是數學
在瑞典的時候是對場論、基本粒子等教基礎的物理
留瑞典接近尾聲的時候開始對蛋白質有很多很多的想像
回台灣就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那裡打滾

sam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是決定稱著新鮮的時候,趕快存起來。必須承認剛看完「君王論」時沒有什麼
感覺,除了一些道德上看似灑脫的教導之外,我看不到什麼特別的地方;若不管
實踐的難度,說穿了就是教人怎麼同時當獅子與狐狸。大概從剛進大學就一直想
讀這本書,始終沒有累積足夠的動量突破檔著我的靜磨擦,讀完後卻覺得淡淡地
失望,真是外行人看熱鬧阿!「馬基維利是不是個馬基維利主義者?」這是雄雄
一開始丟出來的問題,馬基維利主義大概可以簡化成同時是獅子又是狐狸,為了

sam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真的要記下上次討論的心得,只有更多的問題留在我的記憶裡。多多少
少有一些畫了線的重點,但是心裡深處的問題還是沒有解答。這些重點包括:布
氏怎麼看兩個有趣的歷史問題(為什麼沒有宗教改革、為什麼沒有悲劇),還有
幾個個人主義發展的條件:物質條件、政治和宗教的鬆綁、古典文化的楷模等等
。但是我必須承認,我並不是真的理解所謂的個人主義到底是什麼。幾個小時的
討論之後還是只有模糊的概念,要動手寫下來的時候,還是吱吱嗚嗚的詞窮。也

sam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實說,剛從博客來拿到書的時候有點畏懼,厚重的精裝本看似是過千頁的
巨著。沒想到卻出乎意料的容易讀,而篇幅也不如它看起來得「偉大」。我始終
對文藝復興這個主題感興趣,但除了偶爾從畫作或雕塑等藝術品窺視到的朦朧概
念外,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這段時期。對我來說,這本書就像穿過時空的望遠鏡
,透過作者「布氏」的眼睛,忠實、仔細的記錄下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為了
閱讀上的方便,依雄雄的建議先跳過第一章。但當其他部分讀完之後,我卻覺得

sam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在火車上想要寫點東西
也許是唯一的閒暇世間吧
正在往布拉格的火車上
旅程的終點,又回到Habsburg的領土
車票的時間是六個半小時的車程
中途要轉車兩次

sam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