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義大利旅遊,佛羅倫斯應該是頭幾個會想到的城市。在瑞典的兩年有不少
機會到義大利,卻始終沒有去佛羅倫斯,是因為看不到她和我之間的關聯、感受
不到她在歷史中的重要性。這本書深深地把佛羅倫斯植在我的印象之中。前幾章
我讀得有點乏味,太多的人名又跨過太遠的年代。超過了我能感受的範圍,最後
只是草草讀過去。但是後面幾章卻是閱讀月精彩,甚至和讀金庸那樣急著想看下
一回一樣。一方面幾個比較熟悉的名字出現,像主角一樣勾出主題,另一方面是
時距縮短,有更多針對特定事件更細節的描述。而且除了精彩之外,還能清楚的
看到當時佛羅倫斯的樣貌、以及政治型態。應該很多厲害的歷史書都有這樣的特
色才對。
仔細想想,為什麼馬基維利能把那些事件寫的這麼精彩?很大一部分是有很多內心的描繪,而不只是事件本身的論述而已。這樣的描繪使人入戲,能讓讀者體會到作者描繪的角色的感受,還有那些角色所處得環境。但是歷史人物不像小說人物,憑藉著作者日常的觀察就能憑空創造出來的角色,他們是必須依著史實和證據才能重朔出來的。要能夠寫出這樣個歷史著作不只需要日常對人性的觀察,還需要對整個歷史的了解才有可能。除此之外,很多的歷史事件如果沒有一個清楚的觀點,是沒有辦法看到其中得關聯的。就好比是現在的時事,要看清楚各個事件的成因還有它所造成的影響並不容易。要像馬基維利樣穿針引線地,把幾個選出來重要的事件串起來,說一個精彩的故事更是困難!雖然不能說透過這本書能夠對文藝復興有多深得認識,但卻是要了解當時義大利的社會、政治氛圍還有各公國關係非常好的讀物!若不是透過這樣故事性的描述,真的很難看到「僭主政治」的具體輪廓。
- Apr 24 Sun 2011 17:40
讀書心得:佛羅倫薩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