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得知訊息到現在50幾個小時了
得知消息時的熱情也已逐漸淡去
但還是無法擺脫對這事件的掛念
不得不承認對學生靜坐有這麼點失望...
也許是我本來就誤解了吧
現在看到的重點全部都是"修法"和"人權"
或許集會遊行法確實侵犯人權
可能有些人真的因為這條戒嚴時期留下來的惡法
而造成了言論自由程度上的侵犯
不過我真的打從心底不認為"修法"是這事件的重點
如果陳雲林不來台灣
折國旗、關音樂、執法過當等等事情都不會發生
然而網路上的討論, 剛開始卻也都圍繞著這些事件
換句話說, 這才是挑起大家關注的起火點
這樣講也許有些偏見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如果回到去年11月初, 在新聞上看到有群學生上街頭
靜坐指出集會遊行法侵犯人權、要求修法
我也會感興趣, 但決對不會像現在這樣的關注這件事情
更不可能閃過參與靜坐的念頭
現在的焦點漸漸的從陳雲林的導火線轉移到了集會遊行法上面
可能有人認為討論越來越深入, 終於聚焦到了重點
不過這個"深入", 對我來說卻是走了味
50小時前的此時我若在台灣
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參與靜坐
而"道歉"、"下台"、"修法"的三個訴求中
"道歉"將會是我坐到台北去的原因
並且也是我認知中, 靜坐重點
不僅馬劉得道歉
蔡英文等發起圍城最後卻演變成暴動的帶頭者也得道歉
雖然和靜坐活動的訴求不完全相符
但就像投票一樣, 不全然同意, 我還是會不假思索的投下贊成票
不過若真如此, 我現在八成在自由廣場的牌樓下
尋找退場的時機吧
我這麼希望他們"道歉"是因為
不管藍綠拉扯再嚴重, 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再低
都是台灣社會的現況
也是政治領袖該正視的問題
馬政府不顧反對的聲音, 用過量的警力
硬生生的把反對者的大腿扳開, 讓大陸人眼睛看的舒服?
我想把這形容成多數暴力並不過分
雖然在媒體上說的尊嚴、中立
但是警力運用起來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既然能夠預知會有強烈反對的聲音, 而部署大量警力
難道不能換種方式處理?
事先告知、公開討論、甚至換個地方簽約之類的
或許這樣的想法過於天真
還是比打自己矛盾人民的嘴巴, 再轉身擺出諂媚的嘴臉要好的多
至於圍城行動... 煽動鼓吹就算了
這事件的本質就是如此
但是後來的汽油彈真的有點誇張
很難不把當天的狀況, 和非洲某些國家的亂象牽扯在一起
(半年前某非洲國家總統選舉後的暴動)
真的很不想承認我們台灣的民主..... 是如此的脆弱
更扯的是最後還不帳
那暴動和圍城的鼓吹沒有關係的說法我真的不能接受
這兩天, 就算課業壓力沉重
還是忍不住花很多的時間泡在板上讀這事件的討論串
非藍即綠反對的人
堅持無色秉持理想的靜坐學生
冷言相諷、斥之不食煙火的社會人士
還又像我一樣在一邊加油打氣的旁觀者
老實講真的累了
統獨問題、經濟政策...
再這樣對峙下去, 未來只會越來越遠, 隔閡只會越來越深
而這次所謂的學運
卻把重點放在人權這樣崇高偉大卻又遙遠的問題上
我真的覺得... 偏了
並不是說不贊同修法
只覺得, 點不太對
要求道歉說穿了, 只是爭口氣
但是我相信, 政治領袖們願意低頭道歉的同時
台灣也向共識邁進了一步
反過來說, 若是不肯道歉
我真懷疑這藍綠對峙除了對岸變成一等一的世界強權外
還有什麼化解的可能性
- Nov 09 Sun 2008 01:05
犯政治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