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只有在台灣 Couch surf 過一次
是今年暑假(2008)去綠島玩的時候在高雄借住
是朋友在網路上找到的
後來打聽到PTT上面有 couchsurfing 版
此後才對CS有一點點的認識
當時連這行為怎麼稱呼都不知道呢!
都只稱之為借宿...

在PTT上面待的越久 累積的資訊就會越來越多 (PTT是好物!)
也因此得知了CS官方網站的資料 → www.couchsurfing.com
當我第一次上CS官網時 猶如發現寶藏一般
逛一整天都不嫌煩 發現不完的新發現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現在說"網上滿是珠寶庫"應該不為過
想要去Stockholm 但是hostel都訂不到!?
那裡有一千五百多個人願意無條件分享住的地方給旅行者呢!
雖然couchsurfing中"免費住宿"是很吸引人的部份
但我想重點並不是花不花錢...而是認識該地的朋友

從我開始找歐洲旅遊的相關資訊開始
就一直懷疑...這樣子的觀光,到底會留下什麼!?
譬如在布拉格
走在人滿為患的查理斯大橋上
我除了想像某某作家曾經走在這裡,如何斟酌他作品裡的辭句
還真不知道在努力擠過人群、排隊走過小巷的過程中
布拉格這夢幻般的城市會在我回憶中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當我一路玩到Wetzlat時,這感覺更強烈
踏上旅行的步伐,難免都期望看到文化交錯產生的火花
這火花在布拉格被觀光的人潮給淹滅了
反而在連很多德國人都不知道的小鎮Wetzlar
跟住在當地的友人互動時,才能夠看到跨文化的衝擊和熱情

還沒涉足歐洲時,就已經暗自決定
只有交朋友才能融入 才能瞭解 才能體會到文化
說起來何其容易?
實際上會碰到非常多的問題
首先是...要在哪交朋友呢? 又該認識怎麼樣的人?
路人? 超市店員? 餐廳服務生還是酒吧老闆?
觀光客在布拉格是沒有歸宿的過客
就像沒有錨的船 飄過 水無痕
對我來說,只有朋友和責任能夠把我拉下真實的水面
讓我深入的瞭解此地的生活,或是在此地生活

couch surfing 完全滿足我的需求
這才是我所期待、追求的旅行
在官網上瀏覽一整天,到處簡閱別人的surfing經驗
羨慕和渴望旅行的心情驅使著我完成大部份的profile ↓
www.couchsurfing.com/people/samuel.chang
我還是第一次這麼認真的在自我介紹呢
剛剛寄出第一個 surf on couch 的要求給一個住在stockholm 22歲的男學生
真期待會收到怎麼樣的回音
若是一個yes,那我就真的要開始我在歐洲的旅行了

期待...又怕受傷害
除了陳腔濫調之外 還真找部到詞句來形容現在的心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mio 的頭像
    samio

    samio

    sam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