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我爸媽去接待大陸來的一些...官員@@
我也不太清楚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對這事的第一印象是不太想去
但是仔細想想...這也是個難得的經驗
繼福州探親之後 再次體會嘻哩嘩啦的官場社交
只能說...我太嫩了...
若想說話 會很本能的會想要表達我內心最深處的認知
若沒話說 則閉嘴
但如此的對話模式完全不適用於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更何況是在輩分、地位、文化習慣上都有明顯差異的對岸官吏
也許我碰到陌生人的機會還太少
在這樣的場合裡面...我真找不到話題!
昨天下午5點 我突然決定去支援爸媽(也許是幫忙開車吧)
一方面自己也想去體會一下
所以一下課媽媽就來清大接我上台北了
其實 我們接待的時間非常短
因為他們都有旅行團在招待
而我們是因為有些私交 特別請旅行團控出些時間給我們
讓我們招待他們
本來計畫帶他們做纜車上貓空 喝個茶 看看風景
晚上下來再去鼎泰豐吃個宵夜 然後回飯店環給旅行團
但是他們開會開太晚
我們的行程一直延後 還一度以為要can掉了
不過最後他們還是趕了過來碰個面
而我們也照著計劃帶他們上貓空
就和想像的一樣 他們各個都是社交好手
當然媽媽也不是省油的燈
整個過程在纜車上面真是嘻哩嘩啦 絕無冷場
但大都是朦朦朧朧 過水無痕的對話
雖然陌生人初次見面應該都是如此
但是我們對岸的朋友在這方面我想是數一數二的
我沒有絲毫斜眼的意思
但我卻是打從心打的敬佩
纜車之旅結束後 大夥上了計程車
而我顧其中一台 載了兩位官員
(有一位還是南京某個大行政區的書記呢! 官位比新竹縣市長加起來還大)
按情況來講 我是地主 應該像媽媽一樣當個話夾子
為他們介紹一下台北的風土名情
而我又是晚輩 且是一介草民 總擔心說了什麼得罪於人
總之...我不知所措!
在計程車上一整個沉默
就算偶爾有了對話 也是兩句就熄火
結果如何我不知道
在我心中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來就覺得社會化和獨特性是兩個相衝突的狀態
我若要融入社會 就必須社會化
或是更精確的說 磨掉自己的稜角 變的圓滑 善於溝通等
而在這過程中 勢必要拋棄一部分的我 一部份的獨特性...
但是我卻沒有想到一件事
那就是社會化的我 和獨特的我 不一定是同一個我
見人說人話 見鬼說鬼話 在台說獨立 大陸說統一
其間道理可謂博大精深!
並不是說要虛偽 而是要認清自我的角色
泛泛之輩 淪為虛偽的嘴臉
而真正掌握自我的 則適當的在各種腳色中穿梭自如
當衝突發生時 又能夠持有初衷
這才是社會化的真意!
- May 01 Thu 2008 19:53
社會化 VS 獨特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